2022年5月,丁怡文、韦莉莉顺利通过了新员工期满考核,迎来职场崭新的起点。演讲比赛的舞台上,这对来自火狐在线登录国道G322灵川经五通至苏桥公路№1标 (简称“灵苏1标”)的姐妹花自信、阳光、从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看过去的10个多月,她们脚踏实地,向阳成长,内心一直葆有对交通建设行业的热爱。也正是因为热爱,让她们的青春拥有了更大的舞台。
丁怡文(左)、韦莉莉(右)参加2021届导师带徒期满考核演讲比赛 黄垲露、韦相权/摄
如愿
“当我从宣传片里看到老前辈们曾经参建邕江大桥的时候,我感动得都快哭了,那也是我爷爷曾经参建的一座桥,他当时是一名锯工。这让我更坚定了选择路建集团的决心。”丁怡文的爷爷奶奶为援建西部边疆,参建了广西大大小小项目的建设。“为祖国修路架桥”的理想便在小丁怡文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丁怡文本科毕业于广西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我在妈妈生日那天收到了心心念念的offer,这是给妈妈最好的生日礼物,也是对爷爷和担任建筑师的爸爸的一种传承。”
刚入职时的丁怡文 周维新/摄
“在校园期间,我每年都会参与学校系部‘三下乡’行动,当看到村里坑坑洼洼、交通不便的道路,我很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家乡的交通建设带来一些改变。”临近毕业的韦莉莉,站在职场第一个抉择路口,在各行各业、众多公司中选择了路建集团。
刚入职时的韦莉莉 周维新/摄
2021年夏天,丁怡文、韦莉莉如愿加入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可入职后的她们并没有像大多数新员工被安排到高速公路项目,而是去到条件更为艰苦,位置更加偏远的桂北路网项目——灵苏1标,丁怡文担任出纳兼劳资专管员,韦莉莉担任成本管理岗。“心里多多少少有一些失落,但这种心情很快就消散了。在哪个项目都一样,路网项目是打通交通基础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当地百姓日常出行、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韦莉莉乐观地说道。就这样,这对青春“姐妹花”在桂北大地,开启了她们的成长历程。
丁怡文(右三)、韦莉莉(右四)加入火狐在线登录灵苏1标项目 卓能哺/摄
丁怡文(右)、韦莉莉(左)合影 韦相权/摄
定力
“把民工工资直接转到我们公司的账户,不要直接发到民工个人账户!”有一次,五位粗犷的劳务队人员冲到项目财务室,要求丁怡文把工资转到他们公司账户。虽然刚入职不久,丁怡文没有胆怯,她明白必须遵守原则、保持定力:“根据规章制度要求,我们每月必须把民工工资直接转到民工个人工资卡上,保证农工每月按时收到工资,转到劳务公司账户是不符合规范的。”丁怡文没有一丝让步,她耐心地跟劳务队人员讲解有关规章制度要求。
丁怡文进行民工工资回访 卓能哺/摄
然而经过一番扯皮博弈,劳务队人员仍没有善罢甘休。最后,项目经理韦继勇闻讯前来,帮助丁怡文向劳务队人员解释不能将民工工资打到劳务公司账户上的原因,并向劳务队人员一一分析其问题严重性和弊端,劳务队才同意可以将民工工资转到民工个人卡上。这件事让丁怡文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出纳兼劳资专管员的我,都要保障项目资金安全,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按量发放。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定立。刈〔莆窆嬲轮贫鹊牡紫,要敢于摆出问题存在的弊端,用规章制度和事实说话。”
入职以来,丁怡文和部门人员共同制定并认真落实办公消耗、水电管理、施工管理、材料耗损等各项节约措施,力争为项目减少效益外流。截止目前,项目部水电费严格把控,开工至今已支出的水电费用仅占预控费用的42%。“这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功劳。”丁怡文开心地说。
丁怡文向导师马庆婷学习 韦相权/摄
初入职。だ蚶蛞才隽瞬簧俦。有一次韦莉莉跟着师傅一起去收方,由于记错了排水沟的桩号,导致后面进行收方数据整理的时候,出现了重复桩号段的现象。“就因为一个数据的疏漏,要重新再去一次收方,给整个部门增加了许多工作量。虽然同事和师傅没有责怪我,但却给了我一记教训——细节决定成败。”韦莉莉说。
导师甘远溧指导韦莉莉进行收方 韦相权/摄
还有一次,为避免给项目带来协议风险,韦莉莉反复琢磨协议中的认协议里的各项合同条款及金额,遇到不懂的及时请教,寻根问底,一遍遍查找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签订的变更资料,与上级部门及时沟通,前前后后修改了六个版本的补充协议,终于完成了该项工作。“别人看来可能只是一份不起眼的资料,但是却关系到项目的合同规范化及劳务结算等各个方面的有序进行,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韦莉莉说道。
韦莉莉与同事交流 莫川琪/摄
作为成本合同管理员的韦莉莉,在收方结算时从不含糊。如在一次收方中,因劳务队施工不当等原因造成某挡墙墙体出现裂缝,有可能影响下边坡临边鸡棚的稳定,村民要求对边坡到鸡棚之间进行砂浆硬化封水处理和加固鸡棚,避免裂缝渗水导致山体滑移。在收方结算过程中,韦莉莉根据劳务合同相关条款的约定,要求劳务队对因自身原因造成的工程实体质量问题而形成的安全隐患予以整改,否则不予收方,严谨的收方结算态度,不仅能有效的管控项目成本支出,还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等。
韦莉莉进行收方 韦相权/摄
从在父母的保护中长大,到一步步成长为守护项目“钱袋子”的“卫士”,小小肩膀已能担起愈加重要的责任,这对“姐妹花”散发着无限的能量,给项目、给他人带来“安全感”。
充电
繁忙的工作、艰苦的环境没能阻挡她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为了提升工作能力,她们认真学习各项制度,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并记录在导师带徒笔记本上,时常温故知新,学以致用。丁怡文每个月都会在来都1-1分部财务主管廖树芳的组织下学习财务制度,参与线上联考。
丁怡文导师带徒笔记本
丁怡文到高速公路项目学习整理、装订凭证 丁怡文/摄
虽然是一名新员工,但是丁怡文已经能够独立对项目人员进行报账系统培训,“我坚持让项目员工亲手操作,不允许委托报账,哪怕我只要花三分钟就可以制作好的单子,也宁愿花两小时去指导不熟悉流程的员工制单,而不是直接帮他操作,培养他们独立操作的习惯。”
丁怡文指导员工报账 韦相权/摄
韦莉莉则会把重要工作的流程步骤认真记录,整理形成“错题集”,以防再犯同样错误,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中都与资金打交道的她们,都正努力朝着注册会计师的目标迈进。
韦莉莉认真撰写导师带徒笔记 韦相权/摄
工地的工余时光也被她们过出了“花儿”。每天,她们会抽出半小时练字,既为了让自己的字更加规范工整,更培养自己心静气和、严谨认真的好习惯;在傍晚时分,她们坚持跑步,平均每周能跑20公里左右。她们不时会和项目其他小伙伴一起打羽毛球、跳绳,偶尔还会一起组队玩“吃鸡”游戏,又或是泛舟书海,不断给自己“充电”。就这样,充满活力的她们也带动了项目更多的人充分利用闲暇时间,释放工作的压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战斗。此外,丁怡文还代表灵苏1标参加航务公司2021届导师带徒期满考核演讲比赛活动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
充满活力丁怡文(左)和韦莉莉(右)韦相权/摄
今年是灵苏1标完工之年,目前项目正紧抓快干推进砼路面、交安工程、防护及排水工程等各项工程建设。自2020年5月开工建设以来,灵苏1标坚持以打造品质工程为目标,认真落实“降本增效”各项举措,严守安全底线,助力沿线乡村振兴,获得业主单位、总监办等各级单位认可,成为桂北片区路网标杆项目。
灵苏1标航拍图 卓能哺/摄
有一篇文章中写到:基层虽苦,条件虽差,但是越是在艰苦的地方越能读懂祖国、感恩祖国、奉献祖国。丁怡文、韦莉莉,这对灵苏1标的青春“姐妹花”也在和项目一同成长,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办公室里、工地上、球场上,可以看到她们的笑容依旧灿烂,更加自信、更加从容。